1、判断题 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反映了?
A.乾隆皇帝是封建明君
B.康乾盛世经济获得大发展
C.自然经济下的自大心态
D.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上说中国什么都有,没有必要同外贸易。其实当时中国和产力水平远落后于于西方,许多工业品中国就没有。由于自然经济的束缚,不了解国外情况。正确的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图是196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对此解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求学经历
B.讴歌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C.描绘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场面
D.折射了文革时期的狂热情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毛泽东去安源发生于1921—1922年,故排除与此时间不符的A、B、C三项。该枚邮票发行于文革初期(1968年),不予在邮票上盖销,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允许玷污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情。故本题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①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②跨国公司数量有所增加?
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快?④国际经济组织纷纷建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有关武汉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天津条约》规定汉口为通商口岸
B.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C.维新派在此地创办了“时务学堂”
D.大革命时期取得反帝斗争巨大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天津条约》规定汉口为通商口岸;张之洞在汉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武昌,并建立了湖北军政府;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国民政府曾迁都于此,并取得反帝斗争巨大胜利(收回英租界):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汉口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曾组织武汉会战;一五计划时期建成武汉长江大桥等。“时务学堂”的住址在长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