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文化领域贯彻“双百”方针的主要依据是(?)
①社会依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
②宪法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
③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史实分析,毛泽东提出在文化领域贯彻“双百”方针的主要依据包括①社会依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②宪法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③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双百方针是文学艺术领域不是法律领域,故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是错误的。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的两个高峰。及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另一个是在文革结束之后。
(2)主要原因:
前者:① “双百”的方针的提出,充分调动了知识分子积极性。这一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②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紧跟时代、积极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
后者:①“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为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时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清除殖民主义是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基础
B.殖民主义是中日两国共同的痛苦记忆
C.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是亚非国家独立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D.该主张打破了会议的僵局,促成了《日内瓦协议》的签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话包含着求同存异的方针,故应该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是亚非国家独立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ABD项都是或者包括发达国家,未有“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因此不符合题意。
点评:建国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正常进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在70年代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开始作为一极在国际中发挥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的这段话()
A.肯定了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B.明确反对郡县制
C.否定了部分人的错误看法
D.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
回答:
(1)法兰西第一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控制的范围包括哪些地区?当保持独立的还有哪两个大国?
(2)试从地理、历史角度分析法国未能征服英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1)控制了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独立的大国是英国、俄国。
(2)两地有英吉利海峡相隔;法国当时主要靠陆军,渡海作战困难,而英国掌握着海上霸权,经济实力雄厚;法国自1789年革命以来,战争不断,经济受影响,加上侵占许多地区,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等。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史地综合性题目。第(1)问根据教材并结合地图回答。第(2)问,要从地理、历史角度总结原因,既要综合分析当时法、英的社会状况,又要考虑地理环境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88年使用次数
| 1993年使用次数
|
自由世界
| 183
| 111
|
西方
| 82
| 231
|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西方国家数量增加
C.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表中的信息中可以得到:1988年到1993年之间,“自由世界”等意识形态比较浓厚的词语使用次数减少,而“西方”这样的比较中性的词语使用次数增多,其主要原因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