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京时间2009年9月12日白宫宣布,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降低美国市场的轮胎价格
B.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规则
C.有利于稳定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D.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受了风雨的考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根据图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认识失误的表现和影响。
(2)观察上述材料,分别描述柱状图反映的两个时期的经济状况,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导致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成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建国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2)状况:从1958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连续下降和“文革”初期经济状况恶化。原因:前者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者是“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时间限制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答出表现和影响。回答第(2)问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中所给的数字,根据数字可看出粮食产量、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在下降。然后再根据图示中的两个时期在经济方面的失误答出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纽约时报》中曾经评论道:这是一本令人欢欣鼓舞的关于全球化的著作,非常具有可读性……这里所说的是著作是托马斯·弗里德曼2005年所撰写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这本书中一句名言为:“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全球化完成于21世纪初期
B.信息技术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
C.面对世界的变得平坦,我们应该修筑保护墙
D.全球化开始于柏林墙的倒塌,因为柏林墙的倒塌拆除了地缘政治的屏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史实,全球化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进程,所以全球化完成于21世纪初期、全球化开始于柏林墙的倒塌均是不符合史实,“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本质上说明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材料三?表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
中卷:“西政”
| 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
下卷:杂类之书
| 游记、报章、格致
|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4分,答出4个即可)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突出传承的作用)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分突出教化的作用)
(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3分)
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分)
(3)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2分)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2分)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2分)
(4)①科技知识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
②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
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任答一个即可给3分)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信息“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自修齐,至平治” 等概括儒家的主要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如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注意材料中时间“1543年”,此时正值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开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之相适应的是,自然科学也逐渐冲破封建神学束缚。
(3)注意材料信息,“上卷”诸书包括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主要是涉及西方科学技术,因此积极影响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技术的近代化。“中卷”诸书包括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主要是涉及西方社会制度,反映了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
(4)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如科技知识重要:例如进化论进一步打击宗教神学,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如人文知识重要:例如文艺复兴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如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20世纪曾经
①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
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根据题干确定时间是20世纪,地点是上海。②时间是2001年,不符合题意。③第一批对外开放窗口不包括上海。④时间是2001年,时间不符合。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