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概述孔孟之道在近代中国社会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社会背景。(12分)
参考答案:
19世纪末,孔孟之道仍是传统的官方学说,但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为维新变法思想寻找历史根据。(4分)
中华民国成立后,孔孟之道失去了官方权威地位。但袁世凯为称帝需要,大肆宣扬儒教、祭孔尊孔,成为一场闹剧。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中西文化论战的焦点。五四运动后,以孔来源:91考试网孟之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一部分有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心目中仍然居于坚实的地位,如章太炎提出新旧调和论,梁漱溟则提出儒家文化优越论。(8分)
本题解析:需要把握2点:在近代中国社会进行分析、变化与背景需要一一对应分析。根据中国近代史中涉及儒学地位的历史事件,主要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再结合其历史背景中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说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遭遇到了外来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结合史实可知此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但并未瓦解,所以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标志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以世界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彻底破产,他是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标志,答案选A,B D两项是中国外交取得新成就的重用表现,C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点评:高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2)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国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二影响,(1)它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慧能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对于佛的认识和理解,与陆王心学的主张相似,“心外无佛,即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
A.开辟一条合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问题
C.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D.科学判断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