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歌曲《走进新时代》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旋律代表着时代精神,反映着社会主流和历史趋势。该主旋律,就是要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我们兴奋极了,我们这一群人,今天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之下,要从地球几万万年一部大历史上边,写出一篇意义最伟大最光荣的纪录,它的题目,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我们要在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间,在东半个地球大陆上边,建造起一所新的大厦来。这一所新的大厦已题名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所新的大厦,有五个大门,每个门上两个大字,让我读起来: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
——黄炎培在政协会议上的讲演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据说,这位身经百战钢铁般的领袖曾扭过头,不让人们看到他那夺眶而出的眼泪。他一定反反复复思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四千年历史中的含义。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这一历史意义十分清楚:中华民族摆脱了1840年来屈辱挨打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
材料四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乾坤。2009年春天的伦敦,很多人注意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从除旧布新的角度说明新中国之“新”表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炎培参与了《共同纲领》的起草,他当时的心情如何?依据材料二,找出出现这种心情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除旧: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布新: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保护四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建立工业国。(2)心情:兴奋,激动。原因:要建立并实现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为中国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场景。这种情景应当发生在

[?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B.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
C.1958年“大跃进”期间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