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B不对,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不对,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C符合题意。
点评: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共中央讨论并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会议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四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今天深圳市风光图。2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城镇,如今已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经济起飞于20世纪80年代初 ②它的巨变证明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③临近港澳是其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④促使其经济飞跃的历史条件是商品经济基础较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8年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施,以个体经营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原来的以集体劳动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情形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的进步性与D项相比较弱。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年份
| 国有企业
| 外资企业
| 民营企业
|
比重(%)
| 比重(%)
| 比重(%)
|
2001
| 42.5
| 50.1
| 7.4
|
2003
| 31.5
| 54.8
| 13.7
|
2007
| 18.5
| 57.1
| 24.4
|
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B.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理解材料分析比较的能力。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民营企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外资企业出口比重小幅度上升,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C说法符合题意;A、C项的历史事件与表格的时间不符;D项说法错误,国有企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并没有改变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