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先秦儒家学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B.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C.与佛、道思想融为一体
D.是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因此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①②④均正确。中共八大没有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③错误。故选A
点评:两次会议都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的会议,都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都分析了国情,都是实事求是的会议,对经济建设都有指导作用。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张裕公司由清末著名爱国华侨张弼士创办于1892年,是中国第一家葡萄酿酒企业。它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见证。图为地窖“镇窖之宝”,这个酒桶能容纳15吨葡萄酒,号称亚洲桶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张裕公司的评述正确的是(?)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张裕公司的创办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D.其创办受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用材料解析法和史实支撑法。本题是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考查,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定。B发生在20世纪初;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C;D发生于甲午战争后,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而得之者。······共和政体为代议制政体,世界各国隶于此旗帜之下者,······如美国则已有十四省树直接民权之模,而瑞士则全乎直接民权制度也。吾人今既易专制而成代议制政体,然何可固步自封,始终落于人后。故今后国民,当奋振全神于世界,发现一光芒万丈之奇彩,俾更近而抵于直接民权之域。代议政体旗帜之下,吾民所享者只是一种代议权耳。若底于直接民权之域,则有创制权、废制权、退官权。但此种民权不宜以广漠之省境实行之,故当以县为单位,对地方财政完全由地方处置之,而分任中央之政费。其余各种实业,则惩美国托拉斯之弊,而归诸中央。如是数年,必有一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发现于东大陆,驾诸世界共和国之上矣。
——孙中山《中华民国之意义》(1916年7月15日)
(1)依据材料说明孙中山为什么对“中华民国”的名称情有独钟。这体现了怎样的伟人风范?(4分)
(2)概括提炼材料中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这样的中华民国在近代是否真正建立起来?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1)原因:“民国”能在欧美共和国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民国”能体现出孙中山的直接民权的思想(2分)精神:振兴中华、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理论创新等。(2分)
(2)思想:国民享有创制权、废制权、退官权;以县为单位实行地方财政自治。(2分)
没有真正建立起来。(1分)原因:政治上,专制传统的影响和专制势力的强大;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缺乏实现民主的社会经济基础;思想上,儒家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民主理论不系统不完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战乱频繁,缺乏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任答其中的3点得3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故今后国民,当奋振全神于世界,发现一光芒万丈之奇彩,俾更近而抵于直接民权之域。”可以看出孙中山取名中华民国的用意在于直接民权的考虑。同时取国名为民国而不为共和国,“吾人今既易专制而成代议制政体,然何可固步自封,始终落于人后”,体现了孙中山有着振兴中华和制度创新的精神。(2)从材料“若底于直接民权之域,则有创制权、废制权、退官权。但此种民权不宜以广漠之省境实行之,故当以县为单位,对地方财政完全由地方处置之,而分任中央之政费。”可以看出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注意不要照搬材料。孙中山的民主构想并未在中国实现,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