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 ]
A.深入研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C.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D.发表《共产党宣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认为:“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印度实现了近代化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印度确立
C.蒸汽机造成印度的贫困
D.印度传统的社会经济体制逐渐崩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 ]
A.对创立科学理论尚未引起重视
B.其成就仅局限于学术界 91Exam.org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
——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如今已经数个月没有睡个安稳觉的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
——摘自《广州日报》
(1)概括指山材料一中马克思发现的“规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马克思主义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历史唯物主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剩余价值规律。
(2)马克思的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革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工业城市的兴起;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2)斗争目标:费边社,消灭私有制;宪章派,争取普选权。斗争方式:费边社,社会改良;宪章派,罢工示威、工人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