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本等《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4分)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4分)
(3)从国内国际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1)目的:维护统治者的利益;(2分)方式:自上而下(2分)
(2)俄国:侧重于解决农奴的身份和土地问题;(2分)日本: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2分)
(3)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逐步完成近代化;(2分)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有关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改革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C.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D.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③缺少工业投资
④农民强烈反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改革年代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于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角度对当时俄日两国改革进行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革命的影响)。“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2)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严重滞后;全面西化的同时还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和文化;再明治维新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但也“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如形成近代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神道崇拜等。
(3)从改革的直接原因看,俄日改革均因战争压力而引起,但前者因争霸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黑船事件)而引起;从改革的内容看,俄日改革均有关于“社会关系与政治地位”的内容,但前者是通过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奴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后者是通过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B、就俄日俄国改革的背景分析:从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一方面,俄日改革均以一次战争或事件而引起,虽然前者因争霸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黑船事件)而引起,似乎可以得出“战争与改革”关系的结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两国改革的内在的必然性,那就是在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和落后的农奴制的长期存在,以及日本幕府统治下的等级社会的不平等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更是引发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代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两遵循进前,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二?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在于……既不造能闻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现现代化道路的“西方模式”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6分)
(2)材料二中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后来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1)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殊性”:废除了农奴制,但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2)原因:军事力量薄弱,思想保守。应对措施:进行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影响;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日本成为军事强国后不断进行对外侵略扩张。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文字“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两遵循进前”说明了“西方模式”的含义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即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俄国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即通过废除了农奴制,保留沙皇专制制度来一步步实现其现代化之路;(2)根据材料二中内容可以直接归纳出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日本正是在积极吸取中国的教训之后开始了明治维新道路,其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即: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日本成为军事强国后不断进行对外侵略扩张。
点评:本题综合考察世界近代历史上两次次重大改革运动,难度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加大对改革变法运动知识的掌握深度,一般而言对某此重大历史改革运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内容,即①改革的时代背景②改革的具体措施③改革的目的,性质和特点④改革的影响和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