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形势以及“一边倒”的含义即可知当时我国外交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故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封建势力的束缚
D.外国资本的挤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的理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主要是社会性质决定的。其它选项是社会性质引起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中,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是_____。
A.电磁感应现象
B.细胞学说
C.科学的原子论
D.无线电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而电磁感应现象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可排除A。细胞学说在1939年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结束,B可排除。科学原子论是道尔顿(1766—1844)提出来的,C可排除。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只有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一、二厂,至1921年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壮大企业规模,实现实业救国
B.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
C.优化投资环境,保证充足资金
D.减少垄断经营,体现民生关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在这一时机下,民族实业家抓住机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的发展。因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要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故选B。A项错误,与材料中说的“一战期间”的获得巨大发展无关;C项错误,优化投资环境,并非个人能左右得了的;D项错误,张骞的企业并未处于垄断的地位。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第一次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随后由于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的放缓;在1927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后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得到再次快速的发展。这两次的发展都是给我们以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启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面粉业与榨油业
B.烟草业也火柴业
C.化工业与钢铁业
D.纺织业与面粉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掌握。“一战”期间,由于国内外的有利因素,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1912年-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