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董仲舒新儒学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ABCD项都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然而,题干中的把灾害认为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故汉武帝下“罪己诏”,这一行为体现了天人感应的学说,即人与天的沟通的媒介即是“灾异”的自然现象,A项正确;BC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但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当今世界,跨国公司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l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l%。这种现象反映出
①跨国公司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得了一定利益?
③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
④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跨国公司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可反映出①正确。“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l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可反映出②正确。“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反映出④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以后,1973年中共“十大”总结林彪事件的经验教训时,提出了批判林彪的“极右实质”的任务,这说明
A党和人民正在努力克服“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B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社会秩序开始得到恢复
C极“左”思想在党内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势力
D只注意纠正政治上的错误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林彪是“文革”“左”倾错误的典型代表,而仍认为他是“极右”,足见当时“左”的思想还仍然具有较强的势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
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2)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2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4分)
材料三?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 全民
| 集体
| 公私合营
| 私营
| 全体手工业
|
1952年
| 41.5
| 3.2
| 4
| 30.7
| 20.6
|
1956年
| 54.5
| 17.1
| 27.2
| 0.04
| 1.2
|
?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族工业的命运。(2分)
参考答案:
(1) 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每要点1分,共4分)
(2) 陷入绝境或者陷入困境或日益萎缩(2分)。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繁重的税收政策。(答出任何2点就可以得4分)
(3)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退出历史舞台。(2分)
本题解析:(1)联系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来分析即可,如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2)第一小问抓住时间1945—1949年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第二小问联系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如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繁重的税收政策。
(3)依据表格信息私营企业比重降为0.04的信息,再结合1952——1956的时间,联系三大改造,可归纳出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退出历史舞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