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自然资源很丰富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人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等,善于从中国文化中吸收重民、批判君权的思想内容;“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进行,并扩展到欧美主要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深入,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极大加强,迫切要求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为感兴趣。题意强调西方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应该从西方角度来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一脉相承的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C.加强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D.推行国有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
D.与封建经济相比处于劣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在某些时期有所发展,但整体上发展缓慢,并且部门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合理,轻工业较多,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
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
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
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
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西方政府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新的官僚机构也随之涌现出来。所谓的“技术统治”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表现。
考点: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表述中,使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受到直接破坏最严重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种族灭绝
C.购卖黑人奴隶
D.自然灾害严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和损失,严重破坏和制约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