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的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 ?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
(4)根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1)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商鞅的重农的主张。
(2)商鞅的“重农”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3、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4、判断题 下列符合阿里土地制度改革内容的
①取消了包税人的免税地②规定宗教地产永久享有免税权
③将全部土地分配给其政权 的统治基础④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④戊戌变法
[?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