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正确的是
A.“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B.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C.走了不少弯路,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只有成功没有失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
A.第二国际陷于瓦解
B.俄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
D.马克思主义小组在俄国的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材料(1)(2)可以看做是上海工业化一瞥,(3)可以作为红色的摇篮,(4)可以作为改革开放的上海的材料,因此ABD三个选项只是反映了部分材料的内容。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生产的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A.1951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7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对一五计划史实的准确掌握,1951年开始编制,1953年开始实施,1955年正式通并公布,1957年提前完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之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政策制定的依据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与中共并肩作战
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倍受压迫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方面采取措施主要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