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中央政府这一做法,实际是在改革农村基层行政机构设置,建立村民委员会,扩大基层民主,从而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但深究其根本目的,所做的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答案为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实际是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各个选项的不同层次和深度,A、C、D是对题干内容较表层的解释,B项才是最深入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政企分开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C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国第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七个问题: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
答: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
第十九个问题: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
答: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材料二 1916年9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进一步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中国军网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强国之路该怎么选择?改革开放要不要继续下去?在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科书
请回答:
(1)用列宁的实践来证明材料一中恩格斯对第十七个问题的问答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这一重大发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列宁的革命道路有何异同?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作了哪些成功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所说的世界局势变化有哪些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怎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2)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3)同:都是暴力革命。异:俄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提出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1957年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等。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它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概括(或者它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
[? ]
A.以暴力革命为手段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以列宁为首的有组织的领导
D.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