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其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为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了辩护
B.《国家篇》启示了近代民主思想
C.开创了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传统
D.认为概念世界优先于现实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于“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体现了一种尊师但不盲从的师生关系理念
B.说明仁爱是有等级的
C.体现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D.“师”指柏拉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是作者对真理的追求与尊师的关系的表述,而非等级观念。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柏拉图生平简介:
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名门望族。
公元前407年,拜苏格拉底为师。
公元前399年,老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型,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学生涯。
公元前387年,建立阿卡德求学国;在此期间,完成《理想国》。
公元前347年,病逝。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拆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柏拉图
材料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倡导的政治制度首先是一种变形的君主制度,但要求的是具有哲学智慧的“哲学王”,颇类似于中国的“明君”,或者更类似于孔子所遵从的三代。他对于民主制度是反对的。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制度是带有专制性的,不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为益。难怪有学者抨击《理想国》有严重的法西斯倾向。
一一黄也卓《<理想国>阅读札记》
(1)概括材料二中柏拉图的主张。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8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政治制度?(7分)
参考答案:
(1)主张:由研究哲学的人来统治国家,反对不懂哲学的人参与国家政治。原因:柏拉图深受哲学研究的影响;苏格拉底的死让柏拉图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失望;古代雅典社会道德风气的沦丧。
(2)积极:有利于国家行政效率的提高;避免直接民主下由于公民素质低下造成的决策失误。消极:容易造成个人专制。
本题解析:从材料“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等信息可以看出,柏拉图主张研究哲学的统治国家。这种观点和柏拉图自身的学识结构和苏格拉底的死有很大的关系。(2)仔细分析柏拉图的观点可知,这种设想可以避免极端民主制的一些弊端,提高效率,但是排斥民主的做法很容易的形成暴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 )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
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在某些作品中,柏拉图称这些现实之外的纯粹的美德为“理念”,……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因为灵魂是不朽的,他蛰居于必朽的躯壳中。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问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在政治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详细地比较研究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
——朱亚娥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和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和老师主张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治学态度。(5分)
参考答案:
(1)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5分)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5分)
(2)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5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和材料二中“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等信息进行比较可归纳出在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从材料一中“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和材料二中“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 等信息进行比较可归纳出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归纳出在治学上亚里士多德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