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凡人都有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有死(结论)。这是逻辑学上典型的三段论。逻辑学这门学问的创始人应该是:
A.苏格拉底
B.泰勒斯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是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三段论的学说。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括
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点评:注意古希腊不同思想家的主张。
1、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等人反对迷信,强调自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2、苏格拉底:(1)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2)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3)认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3.柏拉图:主张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4.亚里土多德:(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2)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3)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是古希腊先哲的一些名言,名言和人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拉
B.无知是罪恶------普罗塔格
C.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柏拉图
D.智慧之德来自学习,行为之德,来自实践------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
A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戈拉的名言,B项“无知是罪恶”是苏格拉底的名言,C项“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只有D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B.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C.创建阿卡德米学园
D.人称“散步哲学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2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2分)
参考答案:(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
(2)儒学创始人,中国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本题解析:(1)从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等即可看出孔子的观点是强调等级和仁政、德政。(2)梁启超高度的评价了孔子,认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其思想影响中国及周边世界。(3)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正如材料所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但是也应该知道,孔子的思想在方式并不受到重视,其思想在后代经过后世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的发挥,逐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老子思想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
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
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能力。老子的思想主要包含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辩证法思想以及其政治上的“无为而治”。其中“无为而治”是难点,“无为”不是无作为,而是不妄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