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或“主权在民”)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孙中山在遗嘱中着重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B.辛亥革命并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北洋军阀所窃取
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推理可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上述基本任务,因此A项在程度上最深刻、最本质、最广泛,逻辑关系完全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06年12月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会上,章太炎发表演说:“以前的革命,俗称强盗结义;现在的革命,俗称秀才^造**。”章太炎所说的“秀才”指
A.地主阶级的洋务派
B.地主阶级的顽固派
C.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D.资产阶级的革命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派的理解。来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指的是革命派主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围绕着轻工业部门,各国的工业革命几乎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因为棉纺织业是新兴的部门,易于采用先进的技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武昌起义的最初发动者是
A.保路同志军
B.湖北新军
C.农民军
D.工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发动起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