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①1840年以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③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以上叙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学生的历史素养。“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①②是史实,③④属于历史评论,是史论。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看下面的材料
?
| 美国
| 苏联
| 日本
| 欧洲(德法英意)
| 中国
|
1970年
| 1 038 300(1)
| 433 412(2)
| 202 968(4)
| 619 999
| 91 506(8)
|
1979年
| 2 562 200(1)
| 901 616(3)
| 1 007 173(2)
| 2 264 188
| 263 190(8)
|
*各国 (地区)生产总值(世界排名,欧洲四国各占一名次):亿美元,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
|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
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C.苏联大国地位严重削弱
D.中国GDP地位没变,主要原因是受“文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1979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来看,欧洲生产总值突增,一体化成效显著;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严重阻滞了经济的发展。从材料中苏联的生产总值以及世界排名来看,苏联在1979年并没有严重削弱,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易中天说:“孔子认为做儿子的不爱父亲,做父亲的也不爱儿子,做臣子的不爱国君,做国君的也不爱臣下,结果是什么呢?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如果都互相爱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因材施教
C.仁爱
D.兼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有类同的是
A.黄老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佛教和陆王心学都强调内心的修炼。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B.首次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成为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叶剑英的谈话体现出大陆和台湾实行两种制度的思想,A项正确;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的方针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项错误;C项时间不符;“九二共识”是1992年,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