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明清之际”、“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的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分别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它们思想的共同特点,即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是李贽的观点,错误;B项是王夫之的观点,错误;C项是顾炎武的观点,错误;综上所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读《三国演义》中人物语录,这些语录符合宋代人价值观的有:(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符合宋代理学“节义”思想;“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的信息符合“忠孝”思想,故①④符合理学理念,故本题选择A项。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程朱理学 ·朱熹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通过题干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位学者出现的时间是明末清初,通过“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可知该学者反对君主专制,且其思想又有启蒙的作用,所以应是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而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这个条件,所以D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乾隆皇帝这一做法受( )
A.孔子思想影响
B.董仲舒思想影响
C.朱熹思想影响
D.王阳明思想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英明的君主就要趁此反思自己的行为。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四: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只读一种书”分别是指何事?(2分)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2)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6分)
参考答案:31.(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秦是对文化的摧残是其暴政而亡的原因之一;后者使儒家思想称为封建正统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统一。(4分)
(2)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南宋朱熹等人将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朝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大胆的否定和批判。(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当然,“不要人民读书”是指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只读一种书”当然是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主要是突出消极作用,主要是回答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摧残,同时也是其暴政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回答积极作用,主要书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但使儒家思想称为封建正统思想,而且更重的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统一。
(2)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不难发现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挽救了儒学。材料三“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不难发现朱熹等人将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阶段,发展了儒学。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不难发现李贽否定和批判了儒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经济区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