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 )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回国的?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得出选项①②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所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推动了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B.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C.加强了成员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D.使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共同体的成立,有利于各国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联系,但世界经济政治的中心仍然不在欧洲。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如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个时期在苏俄、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
(2)中国的改革与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
(3)各国的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参考答案:(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若有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3)苏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美国: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中国: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解析:(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若有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3)苏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美国: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中国: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图表,下列选项中与图表所呈现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A.越南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地位重要
B.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一把双刃剑
C.亚太经合组织重视对越南投资
D.区域合作对越南经济发展推动巨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的“世界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世界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的改变了对西方的认知: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对外部世界的作法有什么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变化轨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2)放弃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形成近代世界观;对西方从鄙视到平等再到尊崇。原因:近代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剧;开眼看世界,对西方了解的深入。
(3)主动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入APEC和WTO,融入全球化进程;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地区内交流合作;发展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上合组织,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
(4)从以世界中心自居到向西方学习,从被动开放到积极主动开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