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汉书·董仲舒传》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以上材料反映了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A.强调大一统思想
B.主张君权神授
C.强调天人感应
D.糅合各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以教化为大务”是儒家的主张,“正法度之宜”是法家的主张,“道”则是老子的主张,但董仲舒在这里把它的含义给改变了,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董仲舒的思想糅合了儒、法、道等家的思想,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以此而论,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的办法是(?)
A.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B.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C.使人的行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服从天子的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3年8月日本《读卖新闻》评论指出,“安倍的父亲曾任日本外相,安倍那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因此安倍对外交有着强烈的兴趣。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代日本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极力提升政治诉求
C.具有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说明日本政府这时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结合日本面临的形势可以知道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本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有
①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②部分产业受到冲击
③使中国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 ④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其更名为(?)
A.拜占庭
B.巴格达
C.伊斯坦布尔
D.大马士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古代史,在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所以C正确,B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