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珍珠港事件发生的背景有( )
①世界反法同盟已经形成?②日本抛出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的政策
③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成功?④美英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加剧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2、判断题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 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 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 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3、判断题 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4、判断题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废除不平等条约,谋求平等的对外关系。1943年1月,英美等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③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75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2 “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据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 1952
| 1955
| 1958
| 1960
| 1963
| 1966
| 1968
| 1970
| 1972
| 1974
| 1976
|
产值
| 173
| 239
| 320
| 431
| 682
| 1026
| 1438
| 1969
| 2942
| 454
| 55544
|
——摘自《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根据材料回答:①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②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