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读下表,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
A.面临内忧外患,大力筹措军费?
B.国家扶持商业,贸易总额上升
C.社会安定繁荣,国库储备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贸易顾差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瀚海》
材料二 (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何事而“亲征”?为加强对北方边疆的管理,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你认为这一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噶尔丹叛乱。措施: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在多伦与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特封四大活佛,分掌蒙藏地区的喇嘛事务,而四大活佛直辖于清廷。
(2)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看法:合理。康熙帝一生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包括?
①拉开了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序幕②为北部边境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③消除了沙俄侵略中国的野心?
④从法律的角度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属于中国领土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 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一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材料二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中国古代重要建筑的命名往往体现着君王的政治理念和抱负,康熙时期是否如雍正皇帝解释的“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客观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圆明园会遭到材料二的厄运,此局面和材料一有无内在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康熙帝在政治上设立南书房、平定“三藩之乱”,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更名田”和“永不加赋”,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对外关系上平定准噶尔叛乱,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他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
(2)客观因素: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带来了中国建筑风格的变化。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在战争中遭到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毁。
联系:有联系。康熙盛世之下潜伏危机,其君主专制、文化专制及后来雍正帝限制对外交流正是使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的原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