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提问“开放整个海岸”、“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的提示,再结合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的步骤,应该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故选C。A项错误,并未涉及到整个沿海;B项只是在上海;D项是在海南。都与材料中心意思不符。
考点:对外开放
点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步建成了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到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深化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紧急救济法令》是一种临时救济,而《社会保障法》则是一种制度保障,A项正确;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因此排除B项;也没有提到以工代赈、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D项。故选A。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是罗斯福新政不仅挽救了美国经济,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范例。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与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无关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B.文人的推动
C.统治者的因素
D.对外交流的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世界史,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政新篇》中明确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故选C。A项固守小农经济的范畴,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B项错误,反侵略并不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D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根本的分析。
考点:《资政新篇》
点评:《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颁布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施政纲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因为并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缺乏实践的基础而没有成功。与此相关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另一个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工业时代的早期,企业绝大多数属于
A.大企业
B.国际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中小企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中的限定词,工业时代的早期。工业时代早期,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产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