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6 07:57:4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唯物主义 D.佛道教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理学并未重点吸收;C项,是唯物思想而理学从哲学范畴上看属于唯心主义,其中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项,佛道教义不符合题干中先秦儒学这一要求。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理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 点评:对理学进行把握时,要站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上进行把握,深刻的理解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革新,每一次革新既继承前代的基本主张,又有所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共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2分) (2)不同:宋朝理学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西方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自由。(4分) 原因:中国的理学服务于封建地主阶级官僚政治,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艺复兴服务于新兴资产阶级.以商业经济为基础。(4分) (3)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掀起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专制的思想运动;启蒙思想家借助中国传统思想批判封建专制统治。(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原因: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传播;对中国认识逐步深入,认识到中国的停滞与落后。(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再现能力。据材料“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可以看出是从自然到人,同时就所学知识可知,在此之前还有从神到自然的发展阶段。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据史料“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和所学可知,中国政治上是传统的封建社会,思想上的儒家思想,经济上是小农经济;而同时期的西方是从传统向近代过渡,思想上是文艺复兴,经济上是重商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有效提炼能力,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的形象不断变化,时好时坏;主要是西方解读中国的时候主要是站在自身的立场,找到适合自身的话语;同时还犹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兴起,开始了理性的思考,不在是人云亦云,对中国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与上述绘画风格相关的思想应是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材料当中的“‘计白当黑’”、“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可知这是道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故选A。
考点 :百家争鸣
点评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流。依据所学, “三教”即指儒教、道教、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这说明这一时期思想家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隋朝时候,儒学家明确提出“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唐朝时候,采取三教并行的政策,尊儒道、礼佛、崇儒。山西省著名的悬空寺有“三教殿”主殿的塑像,体现了上述特点。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诸子思想的发展·三教合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