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生产工具中,几乎彻底解放了人力的是
A.耒耜
B.耧车
C.曲辕犁
D.高转筒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楚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李白的唐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这种言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优良传统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小农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湿耕泽锄,且溉且粪”描绘的是耕田除草,灌溉施肥的劳动场景,这能体现出中国古代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A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势,C自给自足强调的是农业产品分配特点,D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态性质,故答案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②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③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④小农经济的地位;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典型代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私田开始出现?②农业产量的提高?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时间上判断,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00年)为中国春秋末期,而春秋初期私田已经出现,排除①。铁器推广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生产力发展上,促进了牛耕的发展、农业产量的提高;另一方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形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世界史,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政新篇》中明确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故选C。A项固守小农经济的范畴,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B项错误,反侵略并不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D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根本的分析。
考点:《资政新篇》
点评:《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颁布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施政纲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因为并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缺乏实践的基础而没有成功。与此相关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另一个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