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课上,张晓明同学以流行歌曲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不离弃”。该内容反映了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D.世界形势的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等反映了日本对美国由依赖到自主的过程,反映了日本争取成为政治大国的心态,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故选B。A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题干没有体现C、D两项,可以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BC说法过于笼统,D是近代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因此选A。
点评: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图片反映了我国新时期“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刘少奇追悼会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排除①;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于1978年3月,而“新时期”是指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期,排除②。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重工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1957
| 704
| 317
| 387
| 537
|
1958
| 1083
| 580
| 503
| 566
|
1959
| 1483
| 867
| 616
| 497
|
1960
| 1637
| 1090
| 547
| 457
|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以图表数据的形式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从1958年开始增长迅速,而农业则逐年下降;而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远远大于轻工业产值;总之,该时期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这反映了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故选A。D项因此首先排除;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不符;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C不符合该图表的时间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下列古代思想家中,特别善于吸收众人之说,被喻为“集大成者”的?①荀子②韩非子③董仲舒④朱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