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郭沫若曾写道:“洹水___________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上文中的___________应填入
A.偃师
B.安阳
C.镐京
D.咸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作品。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阴历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13年,徐元章曾痛书挽联:“融贯东西学理,调和南北党争,问如此奇才,古今有几?道德发为文章,英雄造成时势,痛横来惨祸,天地不仁。”对挽联中哀悼的这位英雄“造成的时势”表述正确的是
A.风起云涌民主革命
B.滚滚洪流宪政共和
C.蓬勃发展工农运动
D.分崩离析满清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1913”、“挽联”和“南北党争”可以得到信息,1912年,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由宋教仁主持。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并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参众两院大多数席位。为组织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故与宋教仁相联系的时势为宪政共和。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③简化宗教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②因信称义属于马丁?路德的主张,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属于加尔文的主张,不是两者的共同点,因此选C。?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比较加尔文和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1)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2)不同: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第一次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并宣布战争结束后归还给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内容必须实施。下图所示属于 ? ? ? ? ? ? ? ? ? ? ? ? ? ? ? ? ?
A.古三代前
B.三国时期
C.隋朝时期
D.宋元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三国时期,台湾的名称叫“夷洲”,孙权曾派人到那里。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