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原因的是
[? ]
A.民主程度受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条件的制约
B.我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C.人民尚未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2、判断题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朱德
B.刘少奇
C.毛泽东
D.周恩来
3、判断题 ?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明显好转,是因为:
①批判极“左”思潮 ②解放了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 ③纠正“文革”错误 ④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但后来,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材料二: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干部精简运动,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另一方面中央收回五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实践,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如: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等。又有一些教训,最大的教训在于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2003年以前的改革开放时期,政府既创造环境,又在直接创造财富;新的时代发展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是,“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1956年、1960——1964年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概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与前两次改革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的政府机构改革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