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C.继续阻止中国返回联合国
D.准备调整对华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段文字反映出,1970年美国总统在外交政策咨文中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对抗关系,准备调整对华政策,这一变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有利条件,故D项正确;A、B、C三项观点与题意刚好相反,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C.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②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
③有利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④有利于民间形成积极向学的风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太学,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儒学称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所以③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人类自立、自主意识的形成
B.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人们广泛接受
D.保证了西方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四场运动不仅极大地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而且使人类树立了自立、自觉、自信的意识。故选A。BC项只是属于宗教改革运动;D项是符合启蒙运动的作用。
点评: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时期起源的一种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潮。这种思潮在中世纪受到埋没,但是在14世纪开始复兴,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发展,强调人文主义宗教观;17、18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人文主义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外债
C.镇压国民党
D.复辟帝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从“目的”的角度考查。1913年袁世凯善后借款主要是为了筹措武力镇压国民党的军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