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建立起共同的超国家权力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关键因素是
A.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B.有着相同的民族文化传统
C.各国必须作出让出部分国家主权的妥协
D.未获补偿、决不让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1988年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
A.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B.同苏联达成共识以共同抗美援朝
C.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D.争取苏联的承认以实现中苏建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缔结军事、政治同盟,以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来源:91 考试网唐宋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复兴儒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佛家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
C.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
D.汉唐儒学不能容纳佛教、道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史实,佛教和道教思想只是在魏晋至唐兴盛,一直没成为正统思想,A项错误;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故B项错误;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如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D项不符合史实,故正确选项为C项。
点评: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更容易理解理学的内涵: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是佛道化的儒学。考查宋明理学的角度还有:“理”的含义、宋明理学两大流派的异同、积极和消极影响。如: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A.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对该声明发表时的背景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③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了“外交关系”?④日本舆论强烈要求改善中日关系
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材料声明应该是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时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①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应改为中美关系缓和;田中角荣还没有访华,中日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故①③不正确。故选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日本舆论强烈要求改善中日关系。
点评: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国迎来了一个建的高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