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 ]
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
A、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
B、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C、学校要向工农开门
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实施于
[? ]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 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