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市、草市、市镇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商铺林立,商业繁荣。A项反映的是汉代的“市”;BC分别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材料不符,故选D项。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商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我国发明的最早的松土工具是
A.铁犁
B.耒耜
C.铁铲
D.铁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
(1)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被后世所称颂为“开皇之治”。请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说说隋文帝是如何“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3分)
材料二 唐太宗评价隋文帝杨坚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衍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2)你是否同意唐太宗的评价?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理由。(2分)并说说唐太宗是如何实现他的意图的。(3分)
材料三(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户口统计只重男丁,对“未成丁”或“男女幼丁”等人口不作统计。)
(3)请分析导致清代人口发生变化的政策原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府兵制,沿用均田制,对以后王朝影响深远。(3分)
(2)不同意,杨坚开创三省六部制,目的就是减少君主决策失误。(2分)
(或同意,隋文帝独断专行,不信任臣下;群臣也不敢谏诤,(2分))(任选一点)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制度上沿用隋制;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有利于笼络大批有才能之士,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分)
(3)清朝政府在经济政策方面作出了调整:“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摊丁入亩”(地丁银)等,废除人头税,隐蔽人口现象减少。(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俄国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