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厉,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北欧高福利国家福利政策调整的理解。根据提干提供的信息税前17倍和税后3倍收入差距反映的是国家利用政权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国家通过政策调整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选B。ACD都是现象非本质。
点评:福利制度是战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想着通过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福利制度的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确实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另一个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学者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据此判断,该材料中“革命”的目的是
A.改变经济结构完善福利制度
B.保障经济安全稳定社会秩序
C.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D.减少公共开支压缩福利规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西方国家在战后进行了资本主义的调整,意图建成福利国家,其注意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社会秩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人民党漫画(见下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若选A,则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若选C,则不符合二战期间丘吉尔主张联苏的实际;由于二战,英国只是经济实力衰落,大国地位并没有衰落,D排除;B项是关于民众利益和民心向背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保守党惨败而工党获胜的主要原因。
【考点定位】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
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