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创立者是
A.亚当 斯密
B.凯恩斯
C.罗斯福
D.列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因此A项错误;B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支出,扩大消费,是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故选B;C项是干预经济理论的实践者;D项创立的是社会主义国家。
点评:在经济危机面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扩大消费,通过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恢复经济。这一理论和罗斯福新政不谋而合,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通过扩大政府财政开支的作用来调节生产。在70年代,凯恩斯主义退出主流经济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中涉及“新政”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
A.整顿金融
B.复兴工业
C.社会保障
D.国家立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导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直接原因是
[? ]
A.石油价格的提升
B.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C.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这样形象地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和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以下史实中不能体现“二老板”地位的是?
[?]
A.联邦政府实行美元贬值政策?
B.二战后日本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C.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自由贸易?
D.联邦德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与开放的进程如长江奔涌,不可逆转。国民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通人和、国富民强、社会和谐……中国人在这30年中创造的奇迹让世人刮目相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具有浓重的实用色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主;遵从经济规律,通过提高消费力来拉动经济发展。(答出三点即得6分)
贡献:使美国走出经济低谷;(2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2分)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
(2)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内大胆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的改革道路,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外建立经济特区,以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摸索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8分)
(3)能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改革;敢于创新,吸收借鉴别国经验(4分,言之成理也可)。
本题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两点”可概括其特点:即制度化、系统化,实用主义,遵循经济规律等。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史实组织答案,如: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又重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等。
(2)分析题干,“如何领导本国人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实际是要求回答邓小平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走向快速发展之路,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良好效果。这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大方面,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
(3)分析题干,要求回答两人的共同之处,可从其改革的务实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阐述,此问可灵活对待,只要讲的有道理就可以。
点评:此题以邓小平和罗斯福的改革为中心,综合考查了他们的具体改革措施和改革的重大意义,并要求学生对他们进行客观评价,吸取优点。考查了学生的史实掌握程度、综合概况能力和比较能力,理论水平等。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