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总伴随着典型习俗,其中“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习俗体现的是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清明节
C.寒食节
D.重阳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
D.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再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等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失衡和困境,在此情况下中共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因此出现题干中的现象,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商品经济繁荣
C.民族危机加深,人口流动加快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
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C.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D.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主张两岸谋求和平发展。BCD是错
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制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