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④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采取排除法,②不符合当时的国情,是错误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A.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B.内阁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C.国王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世纪后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国王权力削弱。内阁的主要职责是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的职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 ,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 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两角度谈谈这些企业的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3分)
(3)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你认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分)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预测,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的企业命运如何?(1分)
参考答案:(1)兴办实业的热潮(或:实业救国的热潮)(1分)。特点①“先天不足”如: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或: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1分)。②“后天畸形”如: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分布不均衡;多投资轻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结构不完整,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
(2)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爱国心的驱使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不能(1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1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三座大山的压迫),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分)。
(4)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1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第(1)问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从资金、技术、市场、地区分布和产业结构等方面概括民族企业的特点;第(2)问考查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概括;第(3)问考查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第(4)问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30)2006年7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铁路人的骄傲。近代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京沪铁路的建成
B.京九铁路的建成
C.陇海铁路的建成
D.唐胥铁路的建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
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通过了国务院新的机构改革方案
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历史的基础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法制建设方面的方针是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故选D。A项是在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B项是在1982年;C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注重法制建设,在第一部宪法颁布之前,通过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通过了第一部宪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的进展。改革开放后,通过了1982年宪法,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1995年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