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九二会谈"实现了海峡两岸的真正停火
B."汪辜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D."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九二会谈是1992年。海峡两岸的真正停火、《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是在1979年,故A、B项不正确;“九二会谈”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故D项不正确;“九二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台海关系,除了“九二共识”外,2008年台海实现直接“三通 ”和“一国两制”解决台海问题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年动乱给共和国带来严重损失,我们从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千万不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B.要民主不要集中,防止出现个人崇拜
C.一定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坚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主要是因为( )
A.未受到列强的侵略影响,所以变化不大
B.自然灾害频繁,没有经济能力来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
C.农村的封闭落后,难以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D.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浓厚,难以接受西方的事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1)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2)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AB表述绝对化,D从属于C项,因此选C。
点评: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往往容易混淆。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我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
(?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B.人口税是国家税收的唯一来源
C.能够反映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D.劳动力可充实手工业生产部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只有人口的增长才有农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这是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所决定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世贸组织的反对者进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参加者多是中下层劳动人民,主要是因为( ? )
A.经济全球化没有给西方国家带来什么实惠
B.经济全球化使西方的中下阶层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C.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D.经济全球化导致西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