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制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柏林。根据欧元启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 ]
A.1998年6月
B.2002年6月
C.2008年6月
D.2010年6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朱元璋政权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发动北伐,迅速取得胜利,不足两年时间,中原、华北、西北等大片地区,均为明军占据。但是随着明军战线不断延伸,补给线日益拉长。洪武四年二月,大同卫都指挥使上书称:“大同地边沙漠,元季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乱兵杀掠,城市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山西行省提出采用开中法。开中法是指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这里的“中”有着认购的含意,政府开示纳粮地点与所酬盐数,出榜召商,称之为“开中”;盐商接受政府条件,自报纳粮数量,称之为“报中”。
表3 洪武朝全国开中法实施情况表
时间
| 奏请单位
| 纳粮仓
| 中纳则例
|
洪武三年
| 山西行省
| 大同
| 每引米l石
|
洪武四年
| 中书省
| 延安、宁夏等
| 每引米7斗
|
洪武八年
| 产西砖耀
| 桂林
| 每引米2石3斗
|
洪武十九年
| 云南布政使
| 金齿
| 每引米1斗
|
洪武二十年
| 户部
| 毕节(贵州)
| 每引米3斗
|
洪武二十二年
| 北平行都指挥使
| 大宁
| 每引米5斗
|
洪武二十九年
| 户部
| 桂林
| 每引米1石
|
——摘编自孙晋浩《开中法的实施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边疆地区战事频繁;当地经济凋敝不能满足军事斗争需要(4分)特点:主要在边疆地区;以军事需要为主(统一战争和充实边储,巩固国防需要);中纳实物(米)为主;盐商为主体;(5分)
(2)作用:保证边疆地区的军需供给,巩固边防;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商业、农业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盐商群体的壮大等(五取三,6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材料阅读能力。分析材料依据“大同地边沙漠,元季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乱兵杀掠,城市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可知开中法实施的背景是边疆地区战事频繁以及当地经济凋敝不能满足军事斗争需要。依据“开中法是指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并结合“表3 洪武朝全国开中法实施情况表”分析可知开中法的特点是主要在边疆地区;以军事需要为主;中纳实物(米)为主;盐商为主体。
(2)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依据材料并兵据所学开中法的作用可归纳为:保证边疆地区的军需供给,巩固边防;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商业、农业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盐商群体的壮大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6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亨利八世大力复兴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中某些具有专制倾向的原则,为实现“王权至尊”寻找法理依据。1534年《至尊法案》中正式提出“王权至尊”这个概念,它是针对“教皇权至尊”,意在否定罗马教皇在英国宗教界的权威地位及权力。通过《至尊法案》,亨利八世成为集教俗两界最高权力于一身的至尊统治者。
——边瑶《英国都铎王朝“王权至尊”的确立》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王权至尊”的确切含义。(2分)这一状况是如何实现的?(4分)
材料二?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法保证每个人各得其所,正义是在法的范围内保护人的权利。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精神通过罗马法而在罗马延续。又过了十几个世纪,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
——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启蒙运动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6分)
材料三?美国人①以反对暴政压迫的革命开始,并且最终成为胜利者,然后他们表明了②理性的生灵是如何能够团结起来行使主权——制定一部永恒的宪法——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所有的这一切都③赋予个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的概念以更大的现实性。美国革命还强化了启蒙运动的一个基本观念,即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
——[美]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3)阅读材料三,任选带有下划线的①②③中的一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6分)
材料四?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说,这部“起源于法国革命”的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典”。恩格斯也说,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正由于法典具有典型性,因此它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当时和后世,许多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都是以它为蓝本的。这部法典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波拿巴政权的性质,证明了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
——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完整,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
(1)含义:否定教皇的至尊地位,国王成为英国的教会首脑。(2分)
实现:英国中央王权不断加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的要求不断增强;国王从罗马法中寻找法理依据;议会通过《至尊法案》。(4分)
(2)古代希腊、罗马思想和法律强调人的天赋权利和尊严。(2分)
启蒙思想以理性为基础,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民主)和法治。(4分,回答出4点即可)
(3)①七年战争后,英国改变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出台一些税收法令加重对北美人民的剥削。(2分)(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英国颁布一些高压法令,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北美独立战争爆发。(2分)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成立。(2分)
②各州代表经过激烈的争论,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2分)各州保留一定自治权,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的出现。(2分)宪法修正案使宪法在维护相对稳定的同时又适应新的需要。(2分)
③《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精神,国会和总统都是选举产生。(2分)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的出现。(2分)通过宪法修正案,保障人的自由权利。(2分)
(4)解读要点:①是资产阶级的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②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
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有深远的国际影响;
④拿破仑政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是资产阶级政权。
评分标准:1.只提炼出其中某一个观点,未做说明或说明不正确,得1分。
2.提炼的某个观点解读基本准确,说明没有史实错误,得2分。
3.解读时四个要点全面,分析说明史实准确,即可得满分。总得分不超过8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针对“教皇权至尊”,意在否定罗马教皇在英国宗教界的权威地位及权力”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 “王权至尊”的确切含义。结合所学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分析实现过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和所学知识可得出近代启蒙运动与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比较容易。本题考察的主要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具体内容等。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
(4)解读材料题,需要提取材料中有效的信息,结合所学,回答设问的问题,其中明确中心词的“历史地位”,而不要答非所问回答背景等无关内容,结合分值可分析出8分,至少答4点。要涵盖对法国自身的意义更要回答对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及法制建设的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白银外流,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D.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实质的了解,而不是对条文的死记硬背。同时,使考生了解鸦片战争本身并没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和经济制度发生什么重大变化,关键是战后签署的一系列条约使得中国产生了这种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细致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很多,外商的冲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而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