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
1
| 1949.10.3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2
| 1949.10.4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3
| 1949.10.5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4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5
| 1949.10.6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6
| 1949.10.6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7
| 1949.10.7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8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9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10
| 1949.10.23
|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11
| 1950.1.18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
(1)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分)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与本届世博会的,既有周边睦邻,也有远方来客;既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有国家机构,也有国际组织。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从建国初到新时期我国外交格局发生的变化。(4分)
(3)从2008年的奥运外交到2010年的世博外交,这是中国与世界全面交融互动的两次大跨越,揭开了中国外交大发展的新篇章。结合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分)
参考答案:(1)特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分)原因:两极格局对峙;(1分)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1分)
(2)从“一边倒”发展到全方位的外交格局;(2分)国际交际从重视意识形态逐渐发展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2分)
(3)不断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入WTO,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答出四点即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3分)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其实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示意图:
?
清回答:
(1)据图1,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3分)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2分)
(2)据图2,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是什么?(2分)这一机制源自什么理论?(1分)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2分)本质上相同吗?(1分)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3分)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2分)
(2)机制:三权分立。(2分)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1分)? ’
(3)形式上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本质上不相同。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3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上的政治制度,(1)通过图一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展示的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其中根据所学答出其三省职能,即中书省是负责起草颁布诏令;尚书省是负责执行;门下省是负责驳审议的职能,然后再答出其特点即可。(2)图二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这一理论是来源于法国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理论。(3)本问是对以上两问的总结,相似之处是都有权利之间的分配,但是其本质不同,从不同的社会属性上分析即可,即维护的是封建专制统治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本题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课本知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为政以德”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A“为政以德”即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要求统治者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意思是说为官者讲究礼节百姓中就没有不敢不尊敬的,说明孔子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民国初年
| 1912-1920年?
| 13.4%
|
一战后
| 1921-1922年?
| -4.59%
|
国民政府前期
| 1927-1936年?
| 8.7%
|
抗日战争期间
| 1937-1945年?
| -2.45%
|
解放战争期间
| 1946-1949年?
| -0.68%
|
?
材料二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创办,“裕”取丰裕兴隆之意,带有极强“实业兴邦”意味的企业理念。……解放前夕,濒临倒闭……1956年,张裕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1997-2002年张裕产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稳居葡萄酒行业第一名,2002年达到21.42%。集团公司先后被国家轻工总会授予“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明星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排头兵企业”等称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在l912—1920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分别指出其原因。(6分)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裕公司创办前夕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张裕公司创建后经历的三次重要发展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政策原因。(3分)
(4)从张裕公司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1)1912~1920年呈上升趋势; l937~1949年呈下降趋势。(2分)
上升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民国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分 答出3点即可)
下降原因:日本和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繁重的捐税负担;中国长期的战乱。(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产生。(2分)
(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五计划或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的决策。(3分)
(4)启示: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2分 答出任意2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结合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的相关知识得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
第(3)问,结合相关的历史事实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得到的启示。主要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