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1953一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屠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两国最终走向合作说明了:
[? ]
A.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B.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C.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D.美苏争霸的背景是关键因素
3、判断题 “美国中国学之父”费正清说:“在外交上,他先与苏联结盟,后又与苏论战分裂,继而由反美到和美,主演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数幕剧。”费正清所说的他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蒋介石
D.毛泽东
4、判断题 2003年10月,美国高盛集团发表全球经济报告声称,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BRIC”)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到本世纪中叶,“金砖四国”将统领世界经济风骚,中国可能会在204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3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10年12月28日,金砖四国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说明?
[? ]
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已逐渐丧失?
B.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崛起
5、判断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以民为本,而“民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没有启迪作用的是?
A.“政在得民”
B.“民贵君轻”
C.“存百姓”的思想
D.“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