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光绪十二年(1886)江西巡抚德馨奏折上说:“兼之洋糖盛行,土糖碍销,各糖行多有亏折歇业,糖油二宗,大为减色。”这主要表明(?)
A.洋糖垄断中国糖市场
B.工业洋糖具有优势
C.洋糖深受中国人喜爱
D.中国糖油质量较差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材料三? 2007年9月28 日上午,由山东省政府和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和侨联联合举办的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在祭孔大典上,将评选出的五句《论语》经典名句作为了北京奥运会的礼仪用语。以下是参选的《论语》经典名句:
第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二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第五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句:“德不孤,必有邻”;
第四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共有三处说法不符合事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6分)
(2)如果要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批判理学的主要观点。(4分)
(4)在材料三的《论语》经典名句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礼仪用语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1918年至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男人、女人由于高烧而病倒,然后在几天内死亡。
材料2:1981年,医学专家第一次在纽约和旧金山的同性恋者和静脉注射吸毒者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到2003年末,携带艾滋病毒的人口达到了3780万,从这种疾病出现开始,约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以上材料均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3: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通报,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其中美洲地区死亡人数最多。
材料4:“第二次浪潮各国政府仍然盲目地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极度‘增产’甚至不顾破坏生态和社会的危险”。 “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 “由于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人口的增长,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彻底地破坏了周围环境,超过了早先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请回答:
(1)材料1认为1918——1919年大流感扩散的原因是什么?概括材料1中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1、2、3,你认为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与1918——1919年大流感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疾病传播三者的关系,并从疾病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所述问题给人类发展带来的教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上述挑战,你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15分)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方法一?史料研习
玉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重要象征。近年来,对于古代帝王用品的收藏与研究日趋火爆。2009年11月5号,乾隆玉玺“八徵耄惫之宝”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拍出。但有文物专家鉴定其为仿品。
(1)下面几条鉴定真伪的依据中,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哪条?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A.民间有关乾隆玉玺的传说
B.玉玺的制作、玉质的优劣、印文篆刻等方面
C.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玉玺的鉴定结果
D.伦敦苏富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