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格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他的《希腊史》是根据之前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文献写作而成,属于第二手史料,B、D项属于影视、艺术作品,有主观加工的成分;公元前12世纪末,特洛伊战争爆发。到公元前8世纪,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创作了《荷马史诗》。因此《荷马史诗》作为记录特洛伊战争的作品更为可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日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日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富阁):三日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 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四?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1分)这对当时明朝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2分)该法典有何影响?(3分)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5)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1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1分)
(6)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1分)
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1分)这对当时明朝有何影响?(2分)
实施“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暂时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2分)该法典有何影响?(3分)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立法典范;对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占领地区推行《法典》,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79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法典》巩固了革命成果。这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材料四(5)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6)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智慧的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民,因无恒产,则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曾云:“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正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林肯所主张的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兄弟主张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制。?——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四?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论持久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为实现这一主张提出了什么设想?(2分)简要评述上述内容。(2分)
(2)依据材料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来源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3)据材料三,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毛泽东提出这一思想的依据。(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可使民安居乐业。(2分)设想: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2分)评价:孟子肯定了解决人们吃饭穿衣问题要求的正当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孟子“民为贵”的思想。(2分)
(2)来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优秀成果;中国民主革命的现实需要。(3分) 不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不包含对普通民众权利的尊重;孙中山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国家是人民共有,政治是人民共管,利益是人民共享。(4分)
(3)内涵: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地位。(2分)依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逐渐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之源。(2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一中孟子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设想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结合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进行评价。
(2)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其思想来源于:“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继承中国古代的思想精华;“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林肯所主张的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兄弟主张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吸收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孙中山的“民本”思想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爱惜民力。
(3)材料三毛泽东提出“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的民本思想。材料四提出这一思想的依据是“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即民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关键。
点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朱熹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强调“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县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这样,朱熹便将个别与一般绝对对立起来,朱熹想以此论证(?)
A.中国传统社会“尊卑贵贱”等级社会的合理性
B.理是无所不在,看的见,摸的着
C.佛教和儒家思想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得出朱熹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
?
企业数量表
项目
| 民族企业
| 官办企业
| 外商企业
|
企业数量(家)
| 300
| 31
| 1931
|
①资金少?②数量少?
③技术力量薄弱?④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 析:从民族企业、外商企业、官办企业的资本比较看,①资金少正确;从企业数量表看,②数量少正确;再者③技术力量薄弱也是民族企业薄弱的表现之一,?④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无从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