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这应是指60年代中国反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欲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A不对,是在1972年;B是在建国初期,且与苏联结盟;C不对,毛泽东所谈及的还有西欧、东欧国家,而且中国没有参与不结盟运动,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5年,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A.报童叫卖《申报》创刊号
B.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C.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
D.摩登女郎身着旗袍吃西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从中可以看出
[? ]
A.资本流动造成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
B.资本流动促进了近代工业在全球的发展
C.资本流动催生了古老的民族工业
D.资本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有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当时的舆论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C.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D.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说明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结合相关史实可知,A? C两项正确,B项也符合材料文字的特点,中国当时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D项错误,故答案选D项。
点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 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可知周恩来反对将学术问题政治化,排除A;1956年1月,中国已经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因此B符合题意,周恩来的讲话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精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