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官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文化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致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致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诿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 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延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延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
主立宪,建立国会和责任制政府。
背景:清政府”;立宪派与革命党论战。
(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推动了
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
斗争中具有妥协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

A.投身维新变法运动
B.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
C.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D.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民主政治成为潮流。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旨在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是
[? ]
A.林则徐?
B.魏源?
C.洋务派?
D.维新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