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票证。此后,各种票证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票证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它反映了( )
A.票证过多不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B.消费卡竞相兴起取代了票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逐步确立
D.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得到完善
2、判断题 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年份
| 国有企业
| 外资企业
| 民营企业
|
比重(%)
| 比重(%)
| 比重(%)
|
2001
| 42.5
| 50.1
| 7.4
|
2003
| 31.5
| 54.8
| 13.7
|
2007
| 18.5
| 57.1
| 24.4
|
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B.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3、判断题 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4、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手、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闽。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僻决这一问题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3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什么变化?(2分)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最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2分)
5、判断题 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