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改善关系的共同利益要求是
A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B应对苏联的威胁
C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D中国重返联合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 国家财政总支出
| 国防费支出
|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
1951
| 122.49
| 52.64
| 42.97
|
1953
| 220.12
| 75.38
| 34.24
|
1955
| 269.29
| 65.00
| 24.14
|
1957
| 304.21
| 55.11
| 18.12
|
A.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B.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C.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排除C;此时尚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以根本好转不准确,排除A;在该时段国际局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山装由孙中山创制,是由日本的学生装改进而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据此,以下各项表述中正确的应该是?
A.服饰变化受政治影响
B.服饰体现国家意志
C.服饰属于意识形态
D.服饰是西化的产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依据“四维”内容而确定中山装前襟有4个口袋,依据五权分立而确定前襟有5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的涵义而确定袖口为3个扣子”说明中山装的设计与政治有关,故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欧盟反倾销委员会2009年7月28日经投票表决,支持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正式反倾销税……。种种迹象表明,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中国遭受了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贸易“围堵”。你认为我们应采取的有效应对之策包括(?)
①国家应该从国际合作层面在世贸组织
等多边框架下,督促有关国家采取实际行动履行承诺
②企业作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体,应尽快努力提高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
③敦促亚太经合组织国家联合起来抵制欧盟对华征收反倾销税
④努力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降低对外需和外资的过度依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8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历史地位。(10分)
材料二?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2分)
材料三?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二00五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一千三百多座。)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材料四?图片一和图片二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3)请结合材料三,对材料四中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6分)
参考答案:
(1)①时代背景:奴隶制崩溃;(2分)②主要内容:仁;礼;(2分)实用;中庸;(2分)③传播方式:办私学,编删诗书为教材,教导学生;(2分)④地位: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或代名词)。(2分)
(2)说明: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大一统”的需要,(2分)董仲舒不仅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或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理论)(2分)而且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2分)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2分)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批判封建儒教。(2分)
(3)评价:图片一《孔子论为人》一书的出版有利于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图片二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祭孔”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2分)是对文化遗产的践踏与破坏。(1分)
本题解析:(1)“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即总的时代背景是奴隶制崩溃时期。阅读材料并适当联系所学知识,可概要答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材料一中的“教诲学生,‘删定’诗书”可直接点明传播方式。材料一中的“汉民族……集体原型现象……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实际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2)着重理解“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可答出董仲舒为适应强化君主专制统治需要而对儒家学说怎样改造,也可答出资产阶级激进派为实现民主和科学而对传统儒家思想进批判。
(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我们应深入而系统地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为现实服务,应该避免过度地利用孔子作招牌,一味地发“孔子”财。这是辩证地认识问题,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扬和利用等方面的适当态度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