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达,许多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在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上述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更戌法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发言四:世界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新时期析外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2)开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可从新式人才、新式学校等方面举例阐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学归国,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促进了近代交通发展。戊戌变法时开办京师大学堂,促进近代文化教育发展。
(3)特点: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
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
A.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B.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C.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D.改革教育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反映了任用人才的重要性。B C项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D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