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遏制社会主义;B不对,马歇尔计划相对比较隐蔽,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的是杜鲁门主义;D不对,马歇尔计划为“冷战”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不是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二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在不断增长的高失业率、因食品短缺导致的接连不断的罢工以及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下,欧洲经济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美国
A.占领朝鲜
B.侵略越南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进行军备竞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l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道:“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该书描述的情景开始于( )
A.二战结束后
B.欧洲共同体建立时期
C.冷战结束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政治局势。材料意在强调在当代世界意识形态在淡化,“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A项是意识的形态对峙最为严重时期;B、D两项是两极格局时期。故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巴导弹事件和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两件事件的发生反映了美苏争霸怎样的战略态势
A.美国转守为攻
B.苏联全面进攻
C.美苏互有攻守
D.苏联全面收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下列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
A.历史文化的差异
B.国家利益的冲突
C.意识形态的对抗
D.力量对比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美苏两级格局的对峙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纷争和力量的对比有直接关系,但与历史文化的差异无关,所以A项说法不符合冷战特征,B C D三项均是美苏对峙的重要因素,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